龔明鑫:綠色與創新是臺灣未來政策核心-看點

2023-06-17 15:53:11 來源:中評網


(資料圖片)

中評社臺北6月17日電(記者 俞敦平)臺灣“國發會”主任委員龔明鑫于“挑戰2032”創新論壇致詞時表示,綠色和創新是臺灣過去20年來的發展政策,也將是未來30年的重要政策。他認為臺灣必須繼續朝著綠色經濟體系的目標前進,他身為政府官員應該多聽取大家的聲音,如果有好的政策我們還有八年的時間,希望在2032年之前將其完成。

臺灣智庫17日上午于集思北科大會議中心感恩廳舉辦“挑戰2032”系列論壇以“創新臺灣”為題邀請臺灣智庫共同創辦人、“總統府”秘書長林佳龍、“國發會主委”龔明鑫、臺灣智庫榮譽董事長陳博志、中華經濟研究院董事長曹添旺、臺杉投資總經理翁嘉盛、旭時報創辦人兼總編輯張育寧、臺灣智庫執行長呂曜志等人與會,共同為論壇揭幕、與談。

龔明鑫致詞時表示,2000年陳水扁上任后,他作為臺灣智庫的創辦人之一,與秘書長(林佳龍)一同協助政府制定政策。他笑說當時大家都把林佳龍稱為政策控,甚至林佳龍在競選臺中市長時,他和林佳龍也一同討論了大臺中的發展政策。這是地方政府首次提出重要的愿景和政策,顯示出無論是地方還是“國家”發展,制定政策的重要性。

龔明鑫表示,今天的主題是致力于創新臺灣。剛才陳博志特別提到他在2000年進入政府體系時,提出了綠色和創新這兩個關鍵詞,他自己撰寫的政策也以這兩個詞為基礎。經過二十多年的時間,我們可以看到這些政策方向和愿景不僅適用于過去的二十多年,而且在未來三十年乃至2050年仍然具有重要性。

龔明鑫認為,綠色已成為全世界共同價值體系的一部分,臺灣擁有發揮其優勢的機會,臺灣正處于社會轉型和經營轉型的時期,這是一個雙重轉型的過程。他認為綠色、創新對于現在所面臨的轉型非常重要。然而,遺憾的是,在之前的實踐中,特別是在2008年之后,我們無法繼續推動這個理念。到2016年之前,我們甚至走上了退路。在那八年的時間里,許多產業廠商紛紛赴海外布局,導致臺灣許多產業空洞化的問題。

龔明鑫表示,目前臺灣的人才流失問題已經有所改善。過去曾有超過70萬人移居海外,但現在已經減少到30多萬人。這個趨勢可以追溯到2016年,正是從那時起我們有機會真正實施"綠色經濟"的含義。在今年3月,蔡英文特別提到了經濟發展的新模式,將創新、就業和分配結合起來。經過這七年的努力,我們取得了一些階段性的成果。許多產業的發展不再僅以成本節省或交易成本節省為思考,而是以經濟和創新為核心進行發展,例如5+2的核心戰略產業和AIoT等。例如臺灣在2012年推出亞洲硅谷時,組織了一個以數位轉型和新創發展為主的機構。

龔明鑫表示,過去許多人質疑臺灣有什么資格成為亞洲的創新中心,因為臺灣缺乏許多必要的條件和環境。然而,經過七年的努力,媒體報導中已經稱臺灣的新創環境是從過去的沙漠變成了一個蓬勃發展的綠洲。智慧機械和智慧制造是其中的一部分,例如現在臺中的整個機器產業幾乎都實現了智慧化,甚至可以輸出到海外。這些都是我們努力追求的一些成果。因此,未來的創新臺灣還有一段路要走,臺灣必須繼續朝著綠色經濟體系的目標前進。

龔明鑫表示,他身為政府官員應該多聽取大家的聲音。如果有好的政策,我們將在一年的時間內盡快完成它;如果一年無法完成,我們還有八年的時間,希望在2032年之前將其完成。如果到2032年仍然無法實現到2050年的經營目標,我們建議繼續努力,一步一步地傳承下去。他認為臺灣現在正在為最后的支援做準備。臺灣過去的七年取得了很好的成果和成就,我們要將這些成果擴散到全世界,與國際社會分享。

標簽:

上一篇:東帝汶貨幣 東帝汶在哪里|今日聚焦
下一篇:最后一頁
業界
更多
手機
更多
測評
軟件
數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