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球快看點丨“國際影后”巔峰期被“封殺”,消失12年:42歲,她終于揭開真相!
本期主播丨姝璇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近日,久未露面的張靜初,在微博曬出最新動態。
原來,她回國后正在備考托福。
接著又配圖發了一段文字:
“讓愛在你的生命里生根,美好的事就會發生?!?/font>
讓網友們都看到她目前熱情有愛、充實樂觀的生活。
張靜初曾是在熒屏上備受賞目的“孔雀”,而后卻因緋聞纏身、事業跌落,突然宣布出國深造。
這些年,在影視里已經很少看見她的身影。
如今42歲的她,即便沒有過多外界關注,也能過得活色豐盈。
從被人欣賞、質疑,再到自我悅納、欣賞,她到底經歷了什么?
不被寵愛的孩子,只能不斷向外索求
“夜空璀璨奪目的星,曾是荷花葉上的一滴露?!?/p>
在網上看到過這樣一句話。
就像張靜初,過去也只是不起眼的一滴露。
1980年,她生于福建永安的一個普通家庭。
父親是貨車司機,母親是家庭主婦,因為都忙,就把小小年紀的她送往外婆家寄養。
后來回到家,她總感覺不受家人寵愛,寄人籬下,性格變得自卑內向。
在這種性格之下,她有著較低的自我價值感,容易把希望寄托在外界;
所以,她早早萌發了向外去證明自己值得被愛、被欣賞的念頭。
張靜初在市里念了兩年美術,就憑借自身高顏值,去東南衛視做了實習生。
隨著視野拓寬,她開始渴望更大的舞臺,想獲得來自外界更多的關注。
15歲那年,她和父母說考上了北京電影學院美術系,實際上只是為了得到支持,一心想北上備考北京電影學院。
父母得知女兒是村里第一個大學生,高興地四處借錢湊夠了學費。
張靜初便拿著幾千塊學費,雀躍地踏上了開往京城的火車。
起初,她折騰幾年都沒有考上北電,心灰意冷也不好意思回老家。
1997年,她打聽得知中戲導演系不用表演才藝,便一股氣考上了中戲導演大專班。
憑借努力,她很快就闖出了自己的一番天地,還結識了導演顧長衛。
彼時的張靜初,正想拼盡全力獲得外界的認同,但因出身寒門,苦無資源。
而顧長衛是張藝謀、陳凱歌的小弟,資源豐富,一直在物色值得培養的“大將”。
兩人一合計,便各取所需,很快就默契地建立起比較深厚的情誼。
2003年,顧長衛拿到一部好戲——《孔雀》,受強事業心驅使的張靜初,心想這也許就是自己取得成績、證明自己的機會。
于是,她極力地向顧長衛毛遂自薦,希望可以參演。
在日復一日的試戲中,她終于得到顧長衛的認可,入選女主。
她憑借在影片中清純可人的形象,以及炸裂無雙的演技,一舉奪得華語最佳女主角獎。
一時間,她如同孔雀般展開了漂亮的羽毛,大放異彩,登上事業巔峰。
她想向外界證明、討要的自我價值,似乎都在此時給予了回應。
然而,這樣的向外追逐真的能讓她的人生越變越好嗎?
從向外求到向內尋,重建自我價值
《孔雀》大火后,張靜初受到了外界矚目,但內心并不滿足。
次年,為了追逐更廣闊的發展,又出演章家瑞執導的電影《花腰新娘》和《芳香之旅》。
她的表演成熟獨有韻味,一舉奪得北京電影節影后,吸引了徐克、爾冬升等大牌導演的青睞和邀約。
張靜初向外追逐的路,看似越來越風光,卻暗藏著意想不到的考驗。
隨著她事業沖上頂流,各種花式緋聞也陸續登場。
受此影響,她的演戲事業呈現斷崖式跌落。
同時,也對她的自我價值造成了劇烈沖擊。
2011年,張靜初突然決定出國留學,從眾人的視野中消失。
外界紛紛揣測,她是經不住緋聞和失敗。
其實,她不過是開始從內在出發去尋找自我。
回憶這段經歷,張靜初直言確實被言論所傷,很長一段時間里感到抑郁。
還說:“這個決定絕不是沖動做出來的,我從小就不自信,一直覺得自己不夠好,而我認為唯一能把自己變好的方式只有不停地去學習……”
向外尋求關注這條路,并沒有給她帶來好的結果,反而口碑跌落、事業失?。?/p>
好在,她的自我意識已被喚醒,開始明白:
真正強大的自我價值,是建立于內部世界。
同時,敢于在網上發視頻曝光真相,表明自己對過去被“造謠”傷害的態度。
她自省自己,從前所追求的來自外界的贊美和欣賞真的那么重要嗎?
答案是不,人一旦把自我價值歸咎于外界,內心就容易變得不穩定。
因為這等同于把自己人生的決定權向外交出去,外界有絲毫風吹草動都能影響自己、主宰自己的命運。
想清楚這一點,張靜初反而對自己、對外在變得寬容感恩,同時不再沉浸外界的聲音,而是遵照本心做自己。
在國外的這些年,她每天很早起床做早點、打掃房間,外出逛書店、博物館。
還會隨心情去看戲、參加聚會,日子過得非常愜意。
拍電影,也積極嘗試很多不同的演法,尋求演技上的突破。
面對過去,她說:
“我走過的路,有艱辛,有不易,也有‘負泥前行’,恰恰是這一切,讓我體會到了生活中的千滋百味。
我感激一切,無論是順境還是逆境,都可以從中汲取所需要的營養,人生低谷也可以充滿正能量?!?/font>
逆境已成為她人生的一筆財富。
眼中的低谷和高峰都可以很美。
張靜初說:
“現在的自己是最好的,因為這種自信來源于這些不斷的的學習和積累,不管從演技上,對人物與生活的理解上,都不是10年前甚至20年前的自己。”
在向內而尋的這條路,她終于成長為自己眼中那顆閃亮的星。
做好兩手準備,遇見嶄新自己
出生寒門、從小沒有得到過寵愛、靠著自己在社會上好不容易闖出一片天,最后又崩塌的,大有人在。
為什么有的人只能陷在痛苦里,而張靜初卻可以找到嶄新的自我?
最重要的一點,是她深刻領悟到生命旅程的終點,終究要扎根于內在世界。
而每個人的一生,無外乎都要找尋真正的自我價值和生命意義。
你需要拉著自己從外界的束縛中勇敢掙脫出來,深入到自己的內在,去傾聽、去思考、去成長,生命自能得到最美的祝福。
而我們,也終能自我欣賞。
為此,你需要做兩手準備。
一手,準備隨時接受自己的不完美。
不完美,才是生命的真相。
從前的張靜初過得很累,正是太在乎自己曾經沒有得到的東西,無法忍受一件事情有缺憾。
但是,歷經人生的滄海桑田、百轉千回,她已經能夠去接受一些不完美。
之前,張靜初去拍網劇,被很多人嘲諷說,當年的影后怎么落魄成這樣?
她回應道:“人生怎么可能總在高峰。你再紅,總有一天也會退居二線,生命就是一個不斷失去的過程。
最重要的還是內心是否充盈,學會接受生命的種種暗示,相信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font>
當她看清和接受了生命的不完美,內在也就涌現真正的釋然和喜悅。
對于我們又未嘗不是如此?
我們學會在不完美的世界里,去感受自我價值,也就不會過多在意外界的目光,活得更自信、更自主。
一手,準備接受把生命當成培育自我價值和成長的土壤。
都說人生無常,即便上一秒很精彩,下一秒會發生什么,我們無從得知。
這或許會讓我們產生對生命的失控感。
但,不斷向上改變認知可以提升自我價值,收獲成長。
我們可以嘗試改變對待生命的態度,就像張靜初那樣,不論遭遇順境逆境,都能微笑著自我肯定。
并且從中汲取能量,找到自我成長的突破。
改變認知,可以從練習“說出肯定自己的言語”作為起點。
每天對著鏡子說:“我是最棒的”“我是值得被愛的”“我愛自己”……
不斷地堅持練習,去改變你腦神經中那些負面的回路,在潛意識里種下新的積極信念,直到取代那些糟糕的模式,成為自我價值感更穩定扎實的自己。
親愛的,在生命的浩瀚天空里,你是閃耀的一顆星,或是不起眼的一滴露,或許都不是那么重要。
而若身處高峰低谷,都能找尋自我,賞悅自己,生命終將回饋你最豐盛的禮物!
策劃 | 六記編輯 | 秋秋
發布于:浙江
標簽:
-
15
2022-11vivoX90系列正式發布 蔡司一英寸T+自研芯片
在當下的手機市場環境中,為了尋求突圍行業瓶頸,廠商們都把發力點之一放到了提升創新性方面。包括對手機形態、具體關鍵技術等的改善。尤其 -
14
2022-11驍龍8Gen2性能再提升20% 單核跑出了1524分
今年的高通驍龍峰會提前到了11月15日在美國夏威夷舉行,無疑,此次的絕對主角將是驍龍8 Gen2。已經見識過驍龍8 Gen2樣機的爆料人Yogesh -
14
2022-11魅藍lifeme140W氮化鎵充電器發布 體積縮小了20%以上
魅藍lifeme推出了一款新品140W GaN快速充電器,售價369元。這款140W氮化鎵充電器外觀設計簡約,采用純白配色,折疊式插腳設計方案,體積較 -
14
2022-11iPhone14系列Pro版銷量喜人 組裝工廠目前產能大幅降低
iPhone 14系列自從發布以來,標準版就明顯預冷,但Pro版熱度一直居高不下,銷量喜人。此前蘋果發布的第三季度財報還顯示,iPhone銷量明顯 -
14
2022-11全球首款12英寸高分辨率可拉伸顯示屏發布 具有全彩色RGB功能
LG顯示 (LG Display) 發布了全球首款12英寸高分辨率可拉伸顯示屏 (Stretchable Display)。據了解,這款顯示屏具有橡皮筋般的柔韌性, -
24
2022-05俄談判代表團團長:從未拒絕與烏克蘭談判
新華社明斯克5月22日電(記者魯金博)俄羅斯談判代表團團長、總統助理梅金斯基22日在接受白俄羅斯媒體視頻采訪時 -
24
2022-05加強核心技術攻關 著力解決“好用”問題
“擔大任,要有大能力。特別是要加快培育農機原創技術策源地,圍繞解決‘卡脖子’問題,深入開展重點產品核心技術 -
24
2022-05伊拉克軍方打死5名“伊斯蘭國”武裝分子
新華社巴格達5月22日電(記者董亞雷 凡帥帥)伊拉克軍方22日在北部薩拉赫丁省對極端組織“伊斯蘭國”武裝分子發 -
24
2022-05香港科技大學委任葉玉如為下任校長
據新華社香港電(記者張雅詩)香港科技大學(簡稱“科大”)校董會5月20日一致通過任命葉玉如為科大下任校長,自2 -
24
2022-05香港特區政府強烈反對歐洲聯盟委員會涉港報告
據新華社香港電香港特區政府5月20日強烈反對歐洲聯盟委員會及歐洲聯盟外交與安全政策高級代表在發表有關香港的報 -
24
2022-05外交部駐港特派員公署敦促歐盟摘下“灰黑濾鏡”,正視香港光明發展前景
本報香港5月22日電(記者陳然)針對歐盟發表2021年度涉港報告,污蔑中方破壞“一國兩制”,詆毀香港撥亂反正,抹 -
24
2022-05一場特殊的“牽線”——臺籍教師擁抱大陸產學機遇
五月二十日,福州市臺協會人才委員會產學合作交流會在福州“臺師會客廳”舉辦。新華社記者鄧倩倩攝新華社福州5月2

英國猴痘病例數預計將大幅上升
上海:視情適當延長畢業生在校生身份時間
國家電網確定新型電力系統科技攻關十大重點項目
比亞迪發布CTB電池車身一體化技術
商務部:堅定致力于實現全面、高水平的亞太自貿區
中辦國辦印發《意見》 推進實施國家文化數字化戰略
初夏看市場:“菜籃子”產品生產供應充足 蔬菜在田面積達9877.2萬畝
上海浦東重點生產企業復工復產超1100家
泰國羽毛球公開賽落幕 中國隊收獲一冠兩亞

反對仇視亞裔攝影展在洛杉磯舉行
-
1
真我10Pro系列發布 首發量產2160Hz超高頻調光技術
-
2
阿富汗塔利班組建正規軍
-
3
薩赫勒地區反恐形勢面臨新變數
-
4
北約北擴加劇歐洲安全風險
-
5
貴州畢節七星關區百所學校創辦百個“紅軍班”
-
6
湖北省孝感軍分區組織軍地聯合應急救援研究性演練
-
7
青藏高原等區域將新設一批國家公園
-
8
河北省承德軍分區退役軍人擔綱教練主力
-
9
軍校“大思政”:畫出教育同心圓
-
10
為納稅人繳費人辦實事 稅務部門多措并舉確保政策紅利直達快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