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時快訊】指尖上的“調解室”解決了不少大難題

2023-04-21 04:48:49 來源:工人日報

“再解決不了,我就報警了!”“這種法律問題,怕是找律師比較好喲?”“找律師咨詢費好貴哦,錢你來出嗎?”日前,在重慶九龍坡區心巢御苑小區,一起物業糾紛久爭不下,社區民警點開了微信,調出“易聯調”小程序,問題很快有了答案,雙方均表示認可。


(相關資料圖)

老舊社區,歷史遺留問題多,其中難免摻雜許多復雜的法律法規問題。通過“易聯調”線上調解,雙方不用面對面,減少了矛盾激化的風險,增加了調解成功幾率。

群眾少跑路 矛盾輕松調

今年4月2日,居民吳某某到位于馬王鄉菜市場劉某的攤位購買水果,因為劉某搞促銷,買幾斤草莓送幾斤蘋果,于是吳某某便買了5斤草莓,送了5斤蘋果。吳某某回家一稱,發現草莓少了一斤多,于是次日提著兩袋水果到劉某處說理,雙方發生激烈的爭執。民警引導雙方進入易聯調網上調解程序,律師在線了解到雙方的矛盾核心之后,運用專業的法律知識對雙方進行了調解,面對清晰明了的相關法律標準,矛盾雙方迅速平靜下來,對民警和律師的處理意見十分信服,妥善化解了矛盾。

去年11月中旬,九龍派出所接到轄區居民彭女士報警,稱鄰居家安裝熱水器時釘入的釘子,可能會影響到自家天然氣和水管安全,雙方因此發生糾紛,但她正在外地出差,因為疫情影響無法及時趕回重慶,遂向民警求助。

九龍派出所民警認真調查了解后,引導雙方通過“易聯調”小程序進行調解。調解前,雙方按照民警和律師建議分別委托專業人員對房屋安全隱患進行檢查,然后通過“易聯調”進行線上調解,最終達成調解協議。

問題倒逼催生“易聯調”

當前,隨著經濟社會快速發展,新興業態層出不窮,利益主體日益多元,新舊矛盾錯綜復雜,傳統管理模式和治理手段已不能更好應對群眾多樣化訴求。

“如果涉及案件,那我們在行,可要具體到每一個法條,不是每個民警都能如數家珍,即便是你有理有據,群眾可能也不信服。”九龍派出所水碾警區負責人李龍俊說,調解矛盾無非是說理說情說法,如何將群眾引導在法律框架下解決問題,成了民警們思考的問題。

“現在是移動互聯網時代,大家吃飯、坐車的需求都可以在手機上解決,難道調解社區矛盾不可以嗎?”這啟發了九龍派出所所長魏敏,2020年9月,“線上調解室”的構想萌發,2021年6月正式上線。

記者了解到,線上調解是“易聯調”的核心功能,如果不愿意在線上解決,也可以在線預約律師進行線下調解。而在“我要調”功能之前,還有一個“我要問”功能,日常的法律問題,可以直接咨詢,“易聯調”的合作律師會第一時間免費給予專業的解答。這一步事實上也能分流許多警情,通過咨詢,避免了許許多多矛盾升級。

黨建“思政”,民智互通

據統計,“易聯調”投用以來,注冊用戶達5.3萬人,累計受理群眾咨詢、訴求3100余起,線上調解巴福蔬菜批發市場貨車分流、九建公司勞資爭議等糾紛1700余起,轉線下化解疑難問題153起,從源頭分流糾紛類警情300余起,為群眾挽回各類經濟損失1300萬余元。

魏敏當天告訴記者,目前,九龍坡區公安分局正依托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技術手段,抓緊對九龍派出所“易聯調”業務功能、服務范圍進行拓展升級,讓“數字作業-多元調處-責任監督-考評反饋-智治共治”形成全域閉環,切實推動傳統治理手段向智能化方向轉型,努力走出一條新時代“數字楓橋警務”新路子。

在“易聯調”的引領和帶動下,九龍派出所各項工作更成體系、更接地氣,形成了“辦事依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格局。

馮牧稱,全所將黨建工作、業務績效、隊伍建設“三掛鉤”、同考核,每月召開黨員“政治生日會”、每季度開展“微黨課”評比、每半年舉辦“傳承紅色基因”主題黨日,通過黨建統領,切實推動業務、隊伍整體提升。

與此同時,九龍派出所黨支部與轄區9個村社、8家企事業單位、15個物業小區簽訂《警民共建備忘錄》,開展黨建契約化共建,每月召開聯席會議,互通信息,形成“全域齊心、全所同心、全力奮進”良好氛圍。

目前,九龍派出所“易聯調”引進了CHANTGPT,從2個律師事務所聘任常駐律師20名,公安機關與律所簽訂《律師駐所聯動工作協議》和《保密協議》,賦予矛盾糾紛調解公信力,形成工作閉環實現政治效果、社會效果、法律效果的統一,讓警力從繁重的非警務警情中解放出來,解決了人民群眾社會治理“最后一米”大難題。(工人日報客戶端記者 李國)

標簽:

上一篇:今日熱搜:2023濟南國防教育知識競賽答題入口(濟南市國防教育)
下一篇:最后一頁
業界
更多
手機
更多
測評
軟件
數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