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促旅,以旅彰文 烏魯木齊加速文旅融合賦能高質量發展-世界最資訊

2023-06-16 14:01:22 來源:中國日報網 -->

文化是旅游的靈魂,旅游是文化的載體。

2023年自治區旅游發展大會暨“新疆是個好地方”旅游推介會提出以實施旅游興疆戰略為重要引領,打造全國旅游業高質量發展特色樣板和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并強調要堅持以文旅融合為發展方向,結合推進文化潤疆,加快優質文旅資源轉化利用,為叫響“新疆是個好地方”明確了路徑和方向。


【資料圖】

烏魯木齊扎實推進文化潤疆,深入實施旅游興疆戰略,充分發揮文化鑄魂、文化賦能作用,以文化豐富旅游內涵、提升旅游品位,以旅游帶動文化傳播、推動文化繁榮。一場場文化藝術節慶活動的舉辦,一條條文化旅游精品線路的研發,書寫了文旅融合的精彩篇章。

品牌引入

讓“詩”與“遠方”渾然一體

“從草莓音樂節回來,至今意猶未盡,明年還想去烏魯木齊。”成都樂迷張帥說,他每年都追著草莓音樂節跑,這次不僅享受了音樂派對,還在大巴扎、烏魯木齊市博物館、紅山公園都打了卡,是一次非常享受的音樂之旅。

今年5月27日,2023新疆草莓音樂節在烏魯木齊開麥。這是烏魯木齊首次舉辦戶外音樂節,諸多樂隊和歌手的精彩演出,加上草莓音樂節的強大品牌號召力,吸引了全國各大城市的樂迷蜂擁而至。

不僅引入品牌大獲成功,本地文化品牌的樹立也起到了立竿見影的效果。

“5天拍了上百張合影,國內外的觀眾非常認可大型實景音樂劇《昆侖之約》這張‘金名片’。”《昆侖之約》主演王超說,6月7日-6月11日,他在深圳文博會上感受最深的就是觀眾的熱情。作為周穆王的扮演者,他在烏魯木齊展區現場表演了《昆侖之約》的片段,同時還接受觀眾們的咨詢。

參加過5屆深圳文博會的王超說,每一屆都能感到“驕陽看雪烏魯木齊”和《昆侖之約》在國內外游客和觀眾心里的熟悉度越來越高,品牌形象越來越立得住,接觸后想親自來烏魯木齊觀賞和體驗的游客越來越多。

今年,烏魯木齊將持續豐富文旅產品供給,將優秀的藝術作品傳遞給觀眾,促進文化的傳承和發展,展示新疆文化和藝術的魅力,提升城市的文化特色和文化品位,為游客和市民帶來豐富的文化娛樂享受。

目前正值烏魯木齊戲曲藝術節舉辦期間,6月11日至6月22日,戲曲藝術節將為各族群眾和廣大戲迷朋友帶來各大專業院團的20余場優秀戲曲劇目,還將邀請國家京劇院、浙江小百花越劇院、廣東粵劇院、兵團豫劇團等劇院名家參與演出,可謂精品薈萃、好戲連臺。

而新疆首個本土音樂節品牌“疆菓”音樂節,也將于7月8日至7月9日在烏魯木齊舉辦。

科技創新

煥發文旅產業新活力

科技創新在文旅融合及其產業化進程中發揮著重要的驅動作用,數字技術為文旅產業賦能提供新契機。

“通過直播看到了深圳文博會的現場,感覺非常震撼,幾年前還沒見過這樣的技術。”市民王中凱說,手機掃碼就能看到幾千公里外深圳文博會上烏魯木齊展區的各種舞蹈表演、文創產品和非遺文化產品,還是全景直播的,手指挪動就可以轉換角度,現在的科技發展真是太快了。

新疆昆鵬文化傳媒有限公司現場負責人申金山說,深圳文博會上公司的最新科技“5G+VR”720度全景直播,只是科技賦能文化的一個應用方向。公司還將開發更多數字領先的應用項目,比如數字人直播、VR數字展廳、VR全景視頻等,很多都會運用到烏魯木齊各大景區景點、文化場館,讓手機用戶在線得到更直觀的全景體驗。

新的數字文旅產品形態,減少了文旅產品對空間、時間等客觀條件的依賴,從而極大釋放產品新活力,如線上博物館、非遺線上展示、虛擬在線情景體驗等,擺脫了線下各種條件的制約。

今年3月,市文化和旅游局(市文物局)同中青旅遨游科技發展有限公司達成文化和旅游合作框架協議。

“我們不缺少好故事,但講好故事的能力還有待提升。”市文化和旅游局(市文物局)黨組成員吳偉成說,和中青旅遨游科技公司達成促進文旅發展框架協議,通過互聯網、大數據等新技術在文旅策劃、平臺建設、文旅運營等方面的應用,更好地賦能烏魯木齊市文旅產業全方位、全鏈條的高質量發展。

文化為魂

推動旅游產業做大做強

“打卡”博物館、美術館,到圖書館感受書香,去新疆古生態園了解汗血寶馬知識……在烏魯木齊,蓬勃發展的公共文化服務事業正在不斷為旅游產業注入靈魂。

公共文化服務是一項潤物無聲的文化事業,也是一個地方的文化名片,亦是普惠群眾、不斷增強群眾幸福感與獲得感的有效之舉。

近年來,烏魯木齊市公共文化服務建設投入穩步增長,陸續構建了包括市文化館、區(縣)文化館、鄉村(社區)文化服務站(室)在內的多級文化服務體系,并不斷提高公共文化陣地的利用率和實效性,提供“菜單式”“預約式”服務成為常態。

市藝術劇院、市博物館、市圖書館、市文化館、市美術館等文化場館不斷提檔升級,以“雪蓮”為造型的烏魯木齊文化中心吸引了眾多游客拍照打卡。

此外,5月31日,新疆非物質文化遺產館在烏魯木齊市水磨溝區紅光山會展大道東側開建。建成后,新疆非物質文化遺產館、烏魯木齊文化中心、烏魯木齊晚報劇院在會展大道上遙相呼應,游客來這里可以參觀場館、欣賞演出,獲得美好的旅游體驗。

普惠型、全覆蓋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在滿足市民和游客文化需求的同時,也提升著城市發展的軟實力,為旅游產業注入了文化內涵。

文以載道,孕育希望。

立足于此,烏魯木齊深入挖掘旅游資源的文化內涵,用文化養分滋養旅游,不斷提升旅游品位,更好滿足個性化旅游需求,實現旅游產業做大做強和可持續發展。(中國日報新疆記者站記者毛衛華|李凱)

標簽:

上一篇:新消息丨上海強化知識產權嚴格保護 聚焦“市場化”需求、突出“國際化”標準
下一篇:最后一頁
業界
更多
手機
更多
測評
軟件
數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