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鼓勵生孩子到“獎勵結婚”

2023-09-01 09:51:52 來源:山東訊息

繼生育補貼之后,結婚補貼也來了。近日,浙江衢州市常山縣印發《優化生育政策的若干措施(試行)》,除了輔助生育補助、育兒補貼、托育補貼等,還推出初婚補貼:獎勵女方25周歲及以下初婚夫婦1000元。消息一出,立即引發熱議。

有網友認為,這點錢還不夠結婚頭車車費的,實屬杯水車薪;也有網友認為,這不過是為結婚添點彩頭而已,大可不必過于較真。確實,這只是當地推出的眾多支持生育政策中的一項,把它當作是給新人的紅包,起到錦上添花的作用,就很容易理解了。

但千萬不能小看這1000元的意義。從人口負增長、出生率持續下降的宏觀背景去看,類似的結婚補貼,或許只是個開始。


(資料圖)

新人結婚,政府“隨禮”,并非常山縣首創。去年3月,成都市新津區針對數字經濟青年人才,出臺“結婚就送9999元消費禮包”;今年4月,浙江紹興市上虞區推出13條優化生育政策,包括“對每對在上虞區登記結婚的夫婦給予價值1000元的禮包”。但直接給現金補貼,常山或許是第一個吃螃蟹的。

結合近些年對天價彩禮、鋪張酒席等不良習俗的治理,以及結婚登記跨省通辦、登記熱門日加班、免費照相等服務,也可以看出,針對結婚和生育的鼓勵措施,是一個不斷補充完善、多方面共同發力的過程。生育友好型的社會大廈,正是在這一磚一瓦中搭建起來的。

常山是傳統的農業縣,近年來也面臨人口負增長壓力。據當地統計局今年4月發布的數據,全縣去年末戶籍人口總戶數為124648戶,全縣人口自然增長-397人,比上年減少671人,自然增長率-1.2‰。在這樣的人口形勢面前,政府部門不著急,是不可能的。

而放眼全國,一方面,2022年我國結婚人數只有683.3萬對,連續9年下降,創下1980年以來新低;另一方面,平均初婚年齡不斷推遲,有的地方甚至超過30歲。結婚補貼出爐,只不過是大的時代背景和社會需求之下,應運而生的一項創新舉措罷了。

就像幾千塊的生育補貼不太可能成為一個家庭決定要不要生孩子的因素一樣,結婚這樣的大事,也基本不可能被一千塊左右。因此,社會不妨從這樣的補貼中看到象征意義,看到經濟支持之外的信號。這至少亮明了態度,展現了服務年輕人結婚的姿態。

這點補貼究竟能產生多少實質性的促進作用,或許并沒有那么重要。重要的是,無論是政府部門,還是企業、社會,都應該樹立一種理念:包容和支持想結婚和想生育的群體,為他們盡可能地提供便利,包括觀念上的。讓想結婚的敢于結,讓想生孩子的敢于生,消除他們的后顧之憂,是應當努力的方向。

當然,這必然是一個綜合性、長期性的工程,需要做的還有很多。幾年前,生育補貼剛出現時,也曾引發爭議,如今已在全國各地開花,雖然具體標準和模式不一,但用真金白銀獎勵生育的態勢已經形成。結婚補貼,或許很快也會成為一些地方的政策標配。

來源:澎湃新聞

標簽:

上一篇:Type-C上市公司龍頭一覽(2023/9/1)
下一篇:最后一頁
業界
更多
手機
更多
測評
軟件
數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