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母嬰用品行業競爭分析 中國母嬰用品行業發展前景預測

2023-06-09 08:40:30 來源:互聯網

隨著中國近三十余年經濟快速發展,母嬰行業的發展經歷了三個階段:初期成型階段、快速發展階段以及成熟蛻變階段。從初期成型階段到如今的成熟蛻變階段,中國母嬰市場從20世紀90年代的渠道單一、商品稀缺、需求簡單,逐步發展到如今的線上線下全渠道經營、商品品類豐富、產品專業、設計獨立、需求多元化,消費主力也隨著時間推移從70后逐漸轉變為90后。中國母嬰市場的飛速發展與變化離不開消費水平和觀念升級、育兒理念升級以及互聯網產業迅速發展的驅動。

中國母嬰用品行業競爭分析 中國母嬰用品行業發展前景預測

伴隨著母嬰用品行業的發展和消費升級,母嬰商品的種類也逐步豐富,食品(例如奶粉、零輔食)、易耗品(例如紙尿褲、洗護用品)、服裝、孕婦產品等品類一應俱全,各類品牌商也通過全產業鏈發展,為不同年齡段嬰童提供不同層次的產品。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3-2028年中國母嬰用品行業競爭分析及發展前景預測報告》顯示:

我國母嬰零售行業起步時間較晚,早期以奶粉、紙尿褲等簡單母嬰商品銷售為主。伴隨著母嬰用品行業的發展和消費升級,母嬰商品的種類也逐步豐富,食品(例如奶粉、零輔食)、易耗品(例如紙尿褲、洗護用品)、服裝、孕婦產品等品類一應俱全,各類品牌商也通過全產業鏈發展,為不同年齡段嬰童提供不同層次的產品。

中國母嬰用品行業上游產業涵蓋多個方面,主要有食品業、服裝業、造紙業等制造業;中游行業主要是嬰幼兒生活用品、食品、易耗品和媽咪生活用品、營養品等行業;下游產業為母嬰用品店、服裝店、月子中心等線下銷售和各個電商平臺的線上銷售結合,最終面向消費者。

調研發現,母嬰人群主力為85/90后,占比11%的95后成為高潛力母嬰人群。數據顯示,80后家長更愿意為孩子付出,90后家長則相對更注重個人生活。母嬰家庭月均在母嬰育兒方面整體花銷約為5200元,占家庭月收入近三成;即便較低收入家庭該類花銷沒有明顯下降,支出占比月收入則提升至44%。從消費品類來看,母嬰家庭日常開銷不僅限于洗護、玩具、奶粉、尿褲及服飾等母嬰類剛需用品,泛家庭品類、早教與親子服務亦頗受青睞。嬰幼教育培訓及包括運動健身、理財保險、電器家具等泛家庭消費未來增長潛力十足。

根據中國玩具和嬰童用品協會發布的《2023中國玩具和嬰童用品行業發展白皮書》顯示,2022年中國玩具出口保持持續增長,其中兒童推車出口比上年實現兩位數增長,玩具和兒童推車對《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成員國的出口均呈現強勁增勢。

福建省漳州市陳字貿易有限公司是食品罐頭供應商,產品出口至馬來西亞、法國、俄羅斯、荷蘭、約旦等130多個國家和地區。“企業順應潮流開發出海洋類母嬰食品,并打出‘愛寶媽,寶媽也要愛自己’的關懷主題?!痹摴径麻L陳俊興說,“新展區做到了精準引流,讓專業采購商能迅速地找到所需要的產品,企業參展效果自然倍增。相信在秋交會時我們會取得更好的成效?!?/p>

SGS中國區輕工產品服務高級技術經理張曉寧認為,新生代消費群體對品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對產品耐用性提出考驗,“我們根據電商平臺的大數據發現,中國新生代父母消費理念和國際最新趨勢是同步的,都更追求品質。”

有業內人士分析,外貿新形勢下,具備自主研發能力的企業更有生命力。企業需要從設計、產品概念等方面打造自主品牌,以此獲取更多訂單。

近年來,受我國人口出生率變動、消費水平升級以及移動互聯網的崛起等因素影響,我國母嬰用品市場規模不斷擴大。數據顯示,我國母嬰市場規模從2017的2.59萬億元增長至2020年的3.58萬億元,年均復合增長率為11.4%。2021年我國母嬰行業市場規模達3.75萬億,繼續保持高速增長態勢。

母嬰群體規模的穩定增長,新一代寶媽寶爸收入水平與消費水平持續提升,相應的母嬰市場規模亦持續擴大,尤其是高品質母嬰產品的需求還將快速上升。據預測,2023年預計市場規模達5.05億元。

本報告對中國母嬰用品行業的內外部環境、行業發展現狀、產業鏈發展狀況、市場供需、競爭格局、標桿企業、發展趨勢、機會風險、發展策略與投資建議等進行了分析,并重點分析了我國母嬰用品行業將面臨的機遇與挑戰。

報告將幫助母嬰用品企業、學術科研單位、投資企業準確了解母嬰用品行業最新發展動向,及早發現母嬰用品行業市場的空白點,機會點,增長點和盈利點……準確把握母嬰用品行業未被滿足的市場需求和趨勢,有效規避母嬰用品行業投資風險,更有效率地鞏固或者拓展相應的戰略性目標市場,牢牢把握行業競爭的主動權。

了解更多行業數據詳情,可以點擊查閱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的《2023-2028年中國母嬰用品行業競爭分析及發展前景預測報告》。

標簽:

上一篇:環球快看:紫砂壺適合泡什么茶葉 紫砂壺適合泡什么茶
下一篇:最后一頁
業界
更多
手機
更多
測評
軟件
數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