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多年前的一本日記,揭開紅軍曾面臨的“死亡陷阱” 環球熱點評

2023-07-01 16:36:34 來源:個人圖書館-郭世鐡

1936年7月2日,紅二、六軍團齊集西康甘孜,同紅四方面軍主力勝利會師并共同北上,隨即與紅三十二軍合編為中國工農紅軍第二方面軍。此后,紅二方面軍穿越渺無人煙、氣候惡劣的松潘草地,經日慶、絨玉、阿壩、包座等地,于9月1日到達甘肅岷縣的哈達鋪地區。

作為三個方面軍中最后通過草地的部隊,紅二方面軍在極端環境下以頑強的毅力,走出了被稱為“死亡陷阱”的茫茫水草地,最終進軍甘南,為紅軍三大主力會師創造了條件。

今天,一本記錄紅二方面軍過草地艱苦歷程的日記穿越80多年的歲月,來到我們面前,它的主人是曾任紅二方面軍第六軍團政治部主任的張子意。


(資料圖片)

張子意長征日記縱13.1厘米,橫8.3厘米,一級文物,紙張殘破,頁面上的鋼筆字跡有些已經模糊不清,紙張上水漬明顯,一看就知道經歷了無數的風餐露宿、艱辛跋涉。

在這樣的氣候條件下,御寒防雨衣物的缺少使得行軍異常困難。紅二方面軍自離開湘鄂川黔根據地后,就一直處于緊張的行軍作戰之中,到甘孜后由于張國燾的破壞,衣物沒有得到必要的補充,帳篷極端缺乏。為了抵御嚴寒,戰士們只好找各種獸皮披在身上。行軍中,有的戰士既無軍帽,又無雨傘、斗笠,就成了“禿頭軍”,任憑日曬雨淋。半夜里,氣溫直降,如鞭的寒風卷著大片的冰雪襲來,儼如隆冬,不少體弱、生病的戰士就在饑寒中悄無聲息地離開了。

除了自然條件的障礙,糧食缺乏是另一大問題。在水草地里跋涉很耗體力,戰士們的飯量變大了,加之先期籌集的糧食不抵行軍之用,紅二方面軍遇到了極其嚴重的糧荒。進入草地之初,每人每天還能補充二三兩青稞粉,但不久就斷了糧。

出發前各部隊都是分頭攜帶糧食,行軍中為了維持生存,各團部指派專人掌管糧食的調配、食用,防止盲目開銷,饑飽不均。有時即便有糧也無法生火,因為地面過于潮濕,找不到干燥的枝條,戰士們只能把沒有磨過的青稞谷粒生著咀嚼下肚,粗糲的青稞種子撕扯著腸道,有許多人患了痢疾。

后衛部隊饑餓難忍,只能從前面戰士留下的糞便中尋找可食之物,他們像麻雀一樣把沒有消化的谷子和麥粒挑揀出來,洗凈煮開,吞下肚去。草地里沒有清水,只能喝帶草味的苦水,有人因此腹瀉不止。食鹽缺乏導致的身體無力,更使紅軍的處境雪上加霜。

草地里荒無人煙,野菜成為了最主要的代食品。紅二方面軍副政治委員關向應曾在日記中記錄:

雖然遍地野草,但能食用的并不多,為了保證安全,宣傳隊采集了許多樣品向大家介紹。一到宿營地,戰士們頭一件事就是挖野菜,有時走很遠才能采回一小把,有時因為前面的人把葉子、莖尖掐光了,后來人只好拔草根。草根難以煮爛,填到嘴里又扎又澀,夾著一股濃烈的土腥味,大家只好硬著頭皮往下咽。一連多日靠野菜充饑,戰士們的臉和腿出現了不同程度的浮腫,有的誤食毒草、毒菜,輕則嘔吐腹瀉,重則中毒身亡。后來,連野菜、野草根也挖不到了,皮帶、槍帶、皮鞋、馬鞍都成為了食用的對象。

煮牛皮,這是紅四方面軍介紹的一條經驗。出發前,有的戰士心眼多,把竹篾斗笠換成牛皮斗笠,把系在腰間的繩子換成皮帶,連打草鞋用的麻線都改用細細的皮條。在缺糧時,這些牛皮制品成了真正的佳肴。起初,戰士們把牛皮切成了很小的片,放在鍋里煮,但不管煮多久,依舊嚼不爛。后來,湖北、湖南籍的紅軍仿效家鄉吃豬皮的做法,把它先放在火上烤,烤焦了再煮,一下變得暄軟易食。牛皮的食用方法多種多樣,有的將烤黃的牛皮刮成粉,拌上野菜熬牛皮凍吃;有的先用水煮,煮熟了烘干掰成塊嚼著吃。

戰士們還據此創作了一首《牛皮腰帶歌》:“牛皮腰帶三尺長,草地荒原好干糧。開水煮來別有味,野火燒熟分外香。一段用來煮野菜,一段用來熬鮮湯。有湯有菜花樣多,留下一段戰友嘗。”這首充滿革命樂觀主義情懷的歌詞反映出紅軍當時處境的艱辛。

張子意在多篇日記里記錄了紅六軍團在過草地期間遇到的食難、宿難、行難等問題。他寫道:

紅二方面軍軍馬少,也不懂騎術,在聽取紅四方面軍的經驗后,組織了少量的騎兵偵察員、通信員。在甘孜時,朱德、劉伯承等也向干部們強調了騎兵的重要性,并就如何對抗騎兵進行了戰術教育,因此在遭到的幾次襲擾中,軍隊損失并不大。

官兵同甘共苦,生活上不搞特殊,這是紅軍的傳統。行軍中賀龍等經常叮囑身旁的工作人員,以防他們偷偷給自己開小灶。在部隊最困難的日子里,賀龍冒著中毒的危險親嘗各種野草,充當“神農氏”。每到休息時,他就到小溪中釣魚、捉青蛙充饑,常常把自己釣的魚讓警衛員熬成濃湯,送給傷員喝。實在沒有辦法了,他還下令將一匹跟隨他征戰多年的棗紅馬殺掉,把馬肉分給戰士們充饑。

紅軍指戰員們發揚團結互助精神,在困難和危急的時刻,寧肯自己挨餓也要把干糧讓給同志,寧肯自己犧牲也要搶救戰友生命。一次,紅四方面軍三個掉隊的女紅軍在草地上遇見因病落在后面的紅二方面軍戰士周大才,立即用僅有的一點藥和鹽巴挽救了生命垂危的周大才,他蘇醒后就把營長給的一點炒面分給早已斷糧的三位女紅軍。當女紅軍要給周大才一塊銀圓時,他連忙說:“這些糧食是我的,也是你們的,我們都是紅軍,都是革命隊伍的人,我們是一根藤上的瓜,苦在一起,甜在一起。”

草地行軍,苦歸苦,但處處洋溢著革命樂觀主義精神。戰士們常常一邊走一邊嚼著炒麥子,形容炒麥子的味道似乎還勝過巧克力糖。興致來了,大家就哼上兩段家鄉戲。晚上睡覺時,有的戰士沒鋪的也沒蓋的,就開玩笑:“過雪山我們是頂天立地;過草地,我們又是蓋天鋪地,我們不愧是天地的主人。”一路上,指戰員們用各種生動活潑的形式振奮精神、鼓舞斗志。

歷盡艱難險阻,紅二方面軍終于在9月1日走出了草地,擊潰了國民黨軍的堵截,勝利地到達了哈達鋪地區,并于1936年10月同紅一方面軍會師。

在11月19日的日記里,即紅二、六軍團開始長征的周年紀念日,張子意總結了紅二方面軍的長征歷程,他列出八個標題,以提綱的形式概括了紅二、六軍團的勝利,即:

紅二方面軍的艱難草地行,在漫漫長征路中寫下了光輝的一頁。它對于戰勝張國燾的分裂主義錯誤,維護黨和紅軍的團結,促進紅軍三大主力會師,發揮了重大作用。

1975年12月,張子意親手將他珍貴的日記捐贈給中國革命歷史博物館。這本長征親歷者的記錄具有極高的史料和文物價值,反映了一位老紅軍戰士對黨的忠誠和對革命事業的堅定信念。

他在附的一份說明中說:“這是一個紅軍政工干部的長征日記片斷(段)。因為經歷了長期的戰爭歲月,這本日記只剩下斷簡殘篇。日記寫得異常簡單,有時每日僅記一兩句話,顯得只有骨頭沒有肉。但是在四十年后的今天看來,這一化石般的片斷,也不是完全沒有意義的。在一九五六年回憶長征時我曾寫道:我們是踏著同志們的血跡前進的,我們是跨過同志們的尸體前進的;我們也時刻準備著:讓同志們踏著自己的血跡前進,讓同志們踏著自己的尸體前進。”

標簽:

上一篇:80多歲老奶奶爬樹摘榆錢
下一篇:最后一頁
業界
更多
手機
更多
測評
軟件
數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