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時萬2022年年度董事會經營評述

2023-04-09 16:19:59 來源:同花順金融研究中心

ST時萬(600241)2022年年度董事會經營評述內容如下:

一、經營情況討論與分析

公司主營業務為新能源電池的研發、生產和銷售,涉及鋰離子電池和鎳氫電池兩部分。


(資料圖片)

報告期內,受國際國內多重因素影響,全球經濟增速顯著放緩,經濟發展面臨著需求收縮、供給沖擊、預期轉弱等壓力。在此復雜背景下,公司繼續堅持發展新能源電池產業不動搖,堅持新能源電池制造核心主業不動搖的戰略方向,聚焦主業,在產品開發、質量提升、降本增效、穩定供應鏈、客戶開拓等各方面開展工作,全年生產經營安全、穩定、有序。

(一)總體經營情況

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93,609.19萬元,同比增長19.88%;實現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為5,123.62萬元,扭虧為盈。主要原因是鋰電池產品獲高端客戶充分認可,同時公司不斷提高生產效率、調整產品結構,生產和銷售步入良性循環。

(二)業務發展情況

鋰電池:九夷鋰能秉承高端產品戰略,繼續專注于高端電動工具電池領域。報告期內,上游原材料價格漲幅較大,為保證盈利水平,九夷鋰能加大研發力度,持續優化產品結構與客戶結構,保持產品競爭優勢,提高產品附加值,以此緩解原材料價格上漲帶來的成本壓力;另一方面,通過技術、工藝、工程、品質、生產等多部門的聯動配合,打通影響自動化生產線連續運轉的技術難點,提高公司生產效率、降低產品的質量隱患、降低生產成本。2022年,九夷鋰能實現營業收入66,464.77萬元,同比增長31.85%;凈利潤10,192.83萬元,同比增長77.45%。

鎳氫電池:九夷能源報告期內持續在新產品研發、材料替換與工藝改進等方面進行了大量工作。在鎳氫行業逐漸萎縮、原材料價格大幅上漲的背景下,公司的毛利水平下滑,凈利潤下降。2022年,九夷能源實現營業收入26,816.64萬元,同比下降1.42%;凈利潤819.43萬元,同比下降58.26%。

二、報告期內公司所處行業情況

報告期內,公司的主營業務為新能源電池的研發、生產和銷售,涉及鋰離子電池和鎳氫電池兩部分,按照中國證監會《上市公司行業分類指引》,公司所屬行業為制造業-電氣機械及器材制造業(代碼C38)。目前擁有九夷鋰能和九夷能源兩個經營主體,九夷鋰能主營業務為鋰離子電池的研發、生產和銷售,九夷能源主營鎳氫電池的研發、生產和銷售。

1、鋰離子電池。九夷鋰能主營業務為鋰電池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目前擁有國內領先的圓柱形鋰電池全自動化產線,產品穩定性、一致性高,綜合性能良好。目標市場定位于高端電動工具領域,隨著無繩電動工具滲透率的不斷提升,對鋰電池的需求量也不斷增加。短期內受海內外宏觀經濟影響,行業增速有所下滑,但長期來看,行業需求依然向好。根據第三方研究機構EVTank發布的數據,2021年全球電動工具用鋰電池數量約25.5億顆,同比增長26.2%;并且預計全球電動工具用鋰電池數量在2025年將達到49.3億顆

2、鎳氫電池。九夷能源產品主要應用于個人護理、民用消費品、電動工具等領域,在產品技術、生產管理、成本與質量等方面具備競爭優勢。現階段出于安全性、技術成熟度、綜合成本、應用環境等多個角度考慮,下游客戶在諸多領域依然選擇使用鎳氫電池。

三、報告期內公司從事的業務情況

報告期內,公司的主營業務為新能源電池的研發、生產和銷售,涉及鋰離子電池和鎳氫電池兩部分,擁有九夷鋰能和九夷能源兩個經營主體,九夷鋰能主營鋰離子電池,九夷能源主營鎳氫電池。

鋰電池:九夷鋰能秉承高端產品戰略,繼續專注于高端電動工具電池領域。報告期內,上游原材料價格漲幅較大,為保證盈利水平,九夷鋰能加大研發力度,持續優化產品結構與客戶結構,保持產品競爭優勢,提高產品附加值,以此緩解原材料價格上漲帶來的成本壓力;另一方面,通過技術、工藝、工程、品質、生產等多部門的聯動配合,打通影響自動化生產線連續運轉的技術難點,提高公司生產效率、降低產品的質量隱患、降低生產成本。2022年,九夷鋰能實現營業收入66,464.77萬元,同比增長31.85%;凈利潤10,192.83萬元,同比增長77.45%。

鎳氫電池:九夷能源報告期內持續在新產品研發、材料替換與工藝改進等方面進行了大量工作。在鎳氫行業逐漸萎縮、原材料價格大幅上漲的背景下,公司的毛利水平下滑,凈利潤下降。2022年,九夷能源實現營業收入26,816.64萬元,同比下降1.42%;凈利潤819.43萬元,同比下降58.26%。

四、報告期內核心競爭力分析

報告期內,公司核心競爭力為技術與設備、人才、客戶各方面的優勢。

技術與設備優勢:九夷鋰能擁有國內領先的自動化產線和成熟的工藝生產經驗,產品穩定性、一致性良好,綜合性能突出,得到國內外高端客戶認可;九夷能源設備自主研發能力突出,技術、工藝整合創新能力優勢顯著。

人才優勢:核心團隊人員穩定,在新能源電池行業擁有二十多年的從業經歷,在訂單管理、生產效率提升、產品質量管控以及成本管控等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對行業有著較為深入的理解和認識。同時,公司也在積極引進國內外人才,人才梯隊建設合理、儲備充實。

客戶優勢:九夷能源已連續多年為飛利浦、勁量、金霸王、宜家等國際知名企業供貨,建立了穩定的合作關系;九夷鋰能充分利用九夷能源的客戶資源,陸續開拓了博世、飛利浦、斯蒂爾、寶時得、飛科等優質客戶。

五、報告期內主要經營情況

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93,609.19萬元,營業成本68,521.20萬元,毛利率為26.80%。

六、公司關于公司未來發展的討論與分析

(一)行業格局和趨勢

2022年下半年以來,鋰離子電池受多重因素影響,海外消費能力下滑,公司下游客戶的產品銷售周期也隨之延長;加之當下正處于產能集中釋放階段,供需兩端的因素致使行業出現階段性的供過于求,競爭強度也隨之加劇。但長期來看,隨著全球經濟的逐步好轉、鋰電池應用領域的逐漸擴張,未來鋰電池行業仍有巨大的成長空間。鎳氫電池行業經過20年的發展,已進入緩慢的衰退期,但由于鎳氫電池具有技術成熟、安全性高、應用環境寬泛、成本相對較低等特點,下游客戶在諸多應用場景仍有較為穩定的需求。國內鎳氫電池產能集中化明顯,優質企業較少,公司鎳氫電池業務具備一定的市場競爭力。

(二)公司發展戰略

公司以新能源產業為主導方向,以新能源電池制造為核心主業。通過“產業+資本”實現高質量擴張,形成以高端產品定位和市場定位的鮮明特色,逐步提高細分市場份額。充分提升公司創新活力、增長潛力和核心競爭力,努力提高經營業績,更好的回饋股東和社會。

(三)經營計劃

根據公司主營新能源電池制造業務的經營情況,充分考慮公司所面臨的市場形勢、主要業務經營情況及相關重大事項,公司較為審慎地制訂了2023年經營預算。2023年公司的經營目標是:營業收入8.71億元,營業成本6.64億元,預計期間費用1.64億元。公司實現經營盈利。(該經營目標并不代表公司對2023年度的盈利預測,能否實現取決于國家宏觀政策、市場狀況的變化等多重因素,存在不確定性,敬請廣大投資者特別注意。)

(四)可能面對的風險

九夷能源(鎳氫電池)風險:鋰電池逐漸替代導致鎳氫電池價格下降的風險;應對措施:挖掘市場需求潛力,豐富銷售模式,爭取以質為基礎實現銷量的增長。

九夷鋰能(鋰電池)風險:產能規模相對較小及擴產資金不足的風險;應對措施:在新能源電池產業格局基本形成的趨勢下,聚焦主業努力在細分行業將產品做專做精,同時積極借力資本市場,努力尋求機會擴大產能。

標簽:

上一篇:
下一篇:
業界
更多
手機
更多
測評
軟件
數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