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多地遭遇高溫與厄爾尼諾有關嗎?

2023-08-11 22:15:32 來源:新華社

近日,北方多地遭遇高溫“炙烤”,37以上的高溫影響面積約45萬平方公里,京津冀和山東等地有21個國家氣象站日最高氣溫突破歷史極值;南方地區大范圍強降雨持續,100毫米以上降雨覆蓋面積達20.57萬平方公里。

今夏以來,北半球多地遭遇極端高溫,極端天氣為何頻發?正在發展的厄爾尼諾將對我國產生哪些影響?

6月以來,赤道中東太平洋海表溫度明顯上升,目前已進入厄爾尼諾狀態。據國家氣候中心預測,未來三個月赤道中東太平洋將維持厄爾尼諾狀態,海溫指數持續上升,將在今年秋季形成一次中等以上強度的東部型厄爾尼諾事件。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專家表示,在全球變暖背景下,疊加中等以上強度厄爾尼諾事件,可能導致極端天氣頻次更多、范圍更廣、強度更強。

1951年以來,赤道中東太平洋共發生了21次厄爾尼諾事件,曾給我國帶來高溫熱浪、洪澇和干旱等影響。

“厄爾尼諾發展年夏季,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往往偏南偏強,造成我國南方地區降水偏多。近期江南、華南等地強降水頻發就是受到厄爾尼諾狀態影響的體現之一。”中國氣象局氣候服務首席專家周兵說。

同時,副熱帶高壓偏南偏強不利于汛期雨帶移動。從1998年長江流域特大洪水來看,正是因為汛期整條雨帶圍繞長江下個不停,導致長江洪水形成“峰連峰”的態勢。

厄爾尼諾發生后,秋冬季我國東部容易出現“北少南多”的降水分布型,南方城市內澇現象凸顯,出現“暖冬”概率增大。由于北方降水偏少,容易發生干旱,如2002年華北、黃淮部分地區出現夏秋連旱,2006年中東部大范圍秋旱,2018年秋季黃淮、江淮等地階段性干旱等。

據國家氣候中心預測,在厄爾尼諾發展加強背景下,預計今年夏季我國華東南部、華中南部、西南地區南部降水易偏多,發生洪澇的風險大;西北地區東部降水易偏少,發生氣象干旱的可能性大。

專家表示,影響我國氣候異常尤其是高溫、干旱、洪澇等極端事件的因子復雜,厄爾尼諾只是其中一個重要因子。比如同樣為厄爾尼諾發展年夏季,2004年我國氣溫卻大范圍偏低,與規律性認識并不相符,這表明厄爾尼諾對我國氣候的影響具有一定不確定性。氣象部門將密切監測,加強天氣氣候趨勢的研判和預測。

(文章來源:新華社)

標簽:

上一篇:高一物理加速度經典例題解析 高一物理加速度習題基礎
下一篇:最后一頁
業界
更多
手機
更多
測評
軟件
數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