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萬春執掌的民生銀行被罰4780萬元,連踩恒大、碧桂園兩大雷

2023-08-21 18:43:49 來源:讀懂數字財經

近日,據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發布的行政處罰信息,民生銀行連收金罰決字〔2023〕6號、7號兩張罰單,累計罰沒金額4780萬元,時任董秘白丹被警告。

金罰決字〔2023〕7號披露:因規避委托貸款監管,違規利用委托債權投資業務向企業融資等“十四宗罪”被合計罰款4780萬元(人民幣,下同)。其中,總行4430萬元,分支機構350萬元。


(相關資料圖)

此次罰單透露出民生銀行內控的諸多問題,也給民生銀行資產質量打上了一個大大的問號,比如處罰決定書中提及的“個別貸款風險分類結果仍存在偏離,整改不到位”、“未按監管要求將福費廷業務納入表內核算”等都是會影響民生銀行資產質量準確性的因素。

民生銀行對此回應,近日,該行收到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行政處罰決定書,該項處罰是基于2020年原銀保監會對民生銀行此前年度業務整改評估檢查發現問題所作出的。

“2020年”、“此前年度”這些關鍵詞似乎想要說明什么。

但讀懂君注意到,民生銀行行長鄭萬春在2019年表示:“內控合規管理是銀行穩健經營的‘承重墻’、改革轉型的‘加固板’。”并稱:該行始終秉持依法合規經營理念,持續完善內控合規管理體系,全面保障改革轉型順利實施,著力營造“內控有力、合規自覺、經營健康”的良好局面。

“此前年度”的flag就比較高,但因內控不力衍生的問題卻一直在發生。

有媒體粗 略統計:“短短半年時間里,民生銀行累計收到罰單金額總數已超 1.5 億元”;而在此之前,民生銀行發生過多次震驚業內外的惡性事件,比如曾經轟動全國的民生銀行航天橋支行假理財案、北京分行西站支行“飛單”事件涉案金額巨大。

而且在此次4780萬元巨額罰單的

以上都反映出來民生銀行的內控機制差強 人意。

民生銀行發布2022年財報之時,讀懂君判斷說:如今的民生銀行可以看做是剛剛“推出ICU”、“2020~2022驗證了民生銀行‘夯實基礎’的能力。”結合近期處罰信息來看,這個判斷過于樂觀了。

2022年民生銀行2022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424.76億元,同比減少15.6%;歸屬凈利潤352.69億元,同比增長2.58%,這很大程度得益于其降低的撥備覆蓋率。

截至報告期末,民生銀行不良貸款總額693.87億元,比上年末減少29.51億元;不良貸款率1.68%,比上年末下降0.11個百分點;撥備覆蓋率142.49%,比上年末下降2.81個百分點。

此外,民生銀行營收已經連續兩年下降,降幅高達23%,下降金額為424.75億元 。

根據民生銀行制定的《中國民生銀行五年發展規劃(2021-2025)》(下稱《規劃》):2021-2022年為基礎夯實期,通過打基礎、固本源,實現增長方式轉型;2023-2025年則為持續增長期。

如今夯實基礎期已過,民生銀行基礎夯實的如何了?

盈利能力維度上,民生銀行各項盈利指標卻延續了2020年的下降勢頭,讀懂君曾認為,這是為資產質量讓步。

過往幾年,民生銀行對房地產業貸款業務較為倚重,隨著房地產行業遇冷、恒大等房企暴雷,其房地產業對公貸款的不良率飆升,另一方面一些股東如泛海控股的大額授信也是民生銀行的心病。

以房地產業務為例,雖然民生銀行近幾年的房地產業對公貸款總額及占比均下降明顯,但依然沒有逃過滾滾雷聲,2021年末其房地產業對公貸款不良率從0.69%升高至2.66%,并進一步升高至2022年末的4.28%。

在讀懂君看來,民生銀行“夯實基礎期”最核心的任務和成績就是:盡可能地卸下歷史包袱,同時不讓民生銀行的大盤子出現太大波動。

從財報來看,較之2020年末,民生銀行2022年的不良貸款率有所降低,撥備覆蓋率微升,較2021年末實現不良貸款總額、不良貸款率、逾期貸款總額、逾期貸款率比上年末“四降”,整體風險降低。

從賬面的不良率、撥備覆蓋率等資產質量指標去看,還算成功,但正如上文所述,頻頻發生的處罰,不得不讓外界給民生銀行的資產質量打上一個問號。

值得一提的是:民生銀行2022年房地產業貸款余額微微上升,這是2019年以來首次。

民生銀行或許是聽到了政策的號角聲,想要打一場翻身仗,但時運不濟。

1月26日,碧桂園發布公告稱,“于2023年1月26日,公司(作為借款人)與中國民生銀行股份有限公司香港分行訂立融資協議,據此,原貸款人已同意向公司提供最高達5000萬美元等值的人民幣定期貸款融資,自該貸款獲首次提取日起計為期36個月。”

不知道這筆貸款現在怎么樣了。

標簽:

上一篇:“服務零售”時代到來!國家首次發布,有何深意?
下一篇:最后一頁
業界
更多
手機
更多
測評
軟件
數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