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如畫 丨“村企共建” 走出賦能鄉村振興“新路子”

2023-08-29 11:00:01 來源:紅網


(資料圖片)

一棟棟特色民宿錯落有致,呈現出一幅富美鄉村畫卷。

紅網時刻新聞8月29日訊(記者 張興誠)初秋時節,參加“‘寧’聚正能量 奮進先行區”網絡媒體寧夏行暨網絡達人家鄉代言活動的媒體記者和網絡達人,走進銀川市金鳳區良田鎮涇龍村研學基地。瓜果飄香,綠意盎然,辣椒、黃瓜、茄子等農產品掛滿枝頭,農田的主人正忙著采摘各自園子的蔬菜,忙得不亦樂乎。“我們村聚焦集體經濟收入下滑難題,由村黨支部領辦合作社,將原有一塊廢棄地開荒建立了農耕研學基地,實施一人認領一分田活動,由困難村民以勞動力入股代為耕作,僅5畝地今年頭茬就收入了三萬余元”,涇龍村黨支部書記李德清高興地說。

產業振興是鄉村振興的關鍵和基礎,近年來,銀川市金鳳區充分發揮區位優勢,積極探索黨建引領下的“村企共建”模式,探索“支部領辦、以企帶村、村企互動”新路徑,通過“村企聯建、村企聯動、村企聯手”,領出了一條強村富民、以“組織力提升”促鄉村振興的共同富裕道路。目前,金鳳區20個行政村已創辦黨支部領辦合作社3個,實現集體經濟增收16萬元,帶動村民就業50余人。

利思·田園蜜語農業產業園。

金鳳區在潤豐村先后引進利思·田園蜜語農業產業園和“潤豐宿集”特色民宿等優質企業入駐,大力發展鄉村旅游和民宿產業,累計接待游客6萬余人次、年帶動就業1.2萬人次。有了人氣,潤豐村黨支部搶抓游客流量機遇,在利思產業園門口打造潤豐村特色鄉村振興商業街,設置特色美食、傳統手工品和農副產品等銷售點位,全部由本村村民自主經營,實現不出家門就能創業致富。截至目前,村集體聯合龍頭企業每年帶動村民務工、農旅創業增收70余萬元,54戶村民參與到宿集項目中,推動鄉村旅游發展與村民致富“雙豐收”。

“我們村作為搬遷上樓村,經過多年發展已形成失地農民創業園、康養醫院、小食品加工基地和貿易巷市場四大支柱產業,在寧夏區域內算是村級產業發展較為豐富的,但如何能夠持續發展壯大,就需要在村企聯建上下功夫。”黃河東路街道雙渠口村黨支部書記馬立平表示,雙渠口村積極爭取金鳳區黨建項目資金,在雙渠口“失地農民創業園”建設了400平方米的“黨群服務中心”,為企業提供幫辦領辦、招商洽談、產品展示、技能培訓和休閑娛樂等綜合性服務。

農業產業園里瓜果飄香,引得大家紛紛拍照。

推行“組織聯建、資源聯用、黨員聯管、幫扶聯建、發展聯贏”的五聯機制,以企業發展促集體增收,以黨組織帶動企業發展。發動黨支部探索區域黨建共同體建設,向周邊21家企業發出“鄉村振興合伙人”邀請函,構建村企共建、抱團取暖、共同發展新格局。園區現入駐企業14家,職工400余人,2022年雙渠口村集體經濟收入達776萬元,產業活力不斷釋放,村集體資產被激活,村級實體經濟全面開花。

“金鳳區積極以村企共建為著力點,充分發揮農村黨組織與企業優勢和潛能,形成‘村企互助、資源共享、協調發展’工作機制,探索‘農村美、企業強、農民富’共建互融新路子。下一步,將持續以黨建為引領,切實找準村企共建、共贏的結合點,不斷探索鄉村振興新模式,努力實現群眾致富、村集體增收、企業發展多方共贏的良好局面。”金鳳區委組織部相關負責人說。

標簽:

上一篇:貝普醫療業務模式被監管兩次問詢 民生健康上市在即關聯交易仍存疑丨公司研究院
下一篇:最后一頁
業界
更多
手機
更多
測評
軟件
數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