橫河精密(300539)2023年半年度董事會經營評述內容如下:
一、報告期內公司從事的主要業務
(相關資料圖)
1、主要業務及產品公司自成立以來一直深耕精密模具、精密零組件的研發及制造,經過多年發展,現有產品涵蓋精密齒輪及齒輪箱、精密結構件、中大型輕量化汽車內外飾零部件等,廣泛應用于智能家電、汽車智能座艙、大型汽車輕量化內外飾等領域。目前,公司擁有浙江慈溪新興產業集群區、浙江嘉興經濟技術開發區、深圳燕川社區3大生產基地,浙江慈溪總部、浙江嘉興2個研發中心,可為客戶提供從方案設計、產品開發到量產制造的一站式服務。公司始終圍繞主營業務布局未來,致力于成為全球精密制造領域的系統方案解決商。憑借自身在技術開發與量產制造方面的優勢,公司在智能家電領域,已與松下電器(Panasonic)、法國賽博集團(SEB)、德國卡赫(Karcher)、東芝(ToshibaCorporation)、科勒(Kohler)、尼德科(Nidec)、小米(Xiaomi)等國內外知名企業展開深入合作;在汽車內外飾與汽車智能座艙領域,公司亦已與上汽乘用車、上汽大通、吉利汽車、極氪汽車、比亞迪(002594)汽車、零跑汽車、延鋒安道拓、華為等知名企業展開深入合作。2、主要經營模式(1)研發模式公司在研發方面主要以自主研發為主,產學研結合為輔,利用公司精密模具細分領域重點模范企業形成的行業優勢,橫向拓展汽車輕量化外飾部件、智能座艙精密結構件、智能家電齒輪箱等細分領域,豐富產品種類,縱向向產業價值鏈上下游延伸,增加產品附加值。目前已建立了面向市場需求和多部門、內外協同的研發體系,構建了精細管理、高效合作、職責明確的研發績效考核模式,專注于開展產品生產、工藝穩定、成本控制、品質提升,形成銷售指引研發,研發帶動生產,生產促進銷售的良性循環。(2)采購模式公司的物資采購由物資采購中心集中管理,采購部根據采購計劃結合市場行情分析、原材料價格走勢和行情波動趨勢等因素綜合考慮,在保障一定的生產安全庫存的基礎上,擇時采購。通過對大宗物資供應鏈及產業鏈的深入研究,根據采購品種上、下游產業的價格分析,同時結合市場信息的采集與分析,實現專業化招投標采購管理模式,在保證質量第一的基礎上有效降低公司采購成本。(3)生產模式堅持以銷定產制定生產計劃,公司主要根據客戶訂單需求和銷售預測情況,以客戶需求為導向,進行生產計劃、調度、管理和控制。公司產品質量部負責生產全過程的質量監督,對原輔料、半成品和成品進行質量檢驗,確保產品符合質量標準。公司采供部負責原材料和包裝物的準備工作,確保滿足生產計劃的要求。(4)銷售模式公司始終以全球視野看待企業發展與資源配置,堅持走國際化、多元化道路,以期逐步建立起輻射全球主要國家和地區的銷售網絡。公司服務于松下電器、法國賽博集團、德國卡赫、東芝、吉利、上汽、延鋒、華為等國內外知名客戶,公司直接與客戶開展銷售業務,減少中間環節,有利于控制銷售渠道風險,了解客戶的真實需求,并及時向公司研發生產部門反饋,有利于公司進行產品結構調整和不斷推出滿足客戶需求的新產品。報告期內,公司主營業務未發生變化。
二、核心競爭力分析1、研發與創新優勢公司始終把技術創新擺在發展的首要位置。現有研發團隊120余人,成立有精密模具、家電齒輪箱減速器、汽車齒輪箱執行機構、汽車輕量化應用和智能家電ODM/OEM等五大獨立研發部門,分別為汽車和家電領域客戶提供整體的技術解決方案。公司在研發端持續不斷的投入,已成功為客戶開發并量產了多款家用電器齒輪箱、汽車輕量化全塑尾門、加油口盒執行機構、11萬轉PEEK材料高速渦扇等項目,各項性能指標均達到行業領先水平。2022年,公司在車載減速器執行機構領域亦實現了較大的突破,團隊研發的擺門驅動電機組件成功獲得某新能源主機廠定點,實現了公司在該領域研發與業務端0到1的重大突破。研發能力作為企業真正的價值核心,一直是公司發展的重中之重。公司將始終堅持在研發端的大力投入,為公司未來可持續性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2、硬件設備與管理優勢硬件方面,基于業務開展的需要,公司所配備的設備等硬件設施處于行業領先地位。整體完全覆蓋客戶從前期研發、試驗制造、批量生產到全流程管控的各類要求。標準類設備包括Arburg、Sodick、Engel、+GF+、蔡司等品牌的注塑成型、機械加工與測量設備。針對非標類設備,公司擁有獨立的開發部門,結合生產與實際需求,成功開發并應用了多種自動化組裝、自動化檢測等設備,大幅度提高了生產效率與質量水平,例如團隊成功開發的多嵌件自動化拉鉚線,將原先一條線10人減少至2人,而產能卻同比提升了40%。管理方面,公司積極擁抱“工業4.0”,引進和落地了ERP,PLM,MES,WMS等軟件,大幅度提高了工廠的管理效率與運營透明度,同時,公司IT團隊也正不斷地對上線系統進行定制化優化,基于實際的業務與管理需求進行改良,進一步提升了公司管理的競爭壁壘。3、品牌與客戶資源優勢近幾年,公司承接了大量復雜、高精密的零組件開發與制造業務,得到了客戶的廣泛認可。智能家電領域,公司已經成為松下(Panosonic)、卡赫(Karcher)、SEB、東芝(Toshiba)、科勒(Kohler)、尼德科(Nidec)、小米等全球知名企業的合作伙伴。汽車零部件領域,公司憑借技術、硬件以及管理上的優勢,也成功進入了上汽乘用車、上汽大通、吉利汽車、極氪汽車、零跑汽車、延鋒安道拓、華為等知名企業的供應商體系,并展開了深入合作。合格供應商資質一旦被認定,為保證產品品質及維護供貨的穩定性,廠商通常不會輕易改變模具與制造供貨渠道。這種嚴格的供應商資質認定,以及基于長期合作而形成的穩定客戶關系,對新進入的企業形成了極強的資質壁壘。公司在保持與核心大客戶長期穩定合作的同時,亦在與其他優質客戶溝通交流,不斷開發新的市場資源。4、技術與工藝優勢公司積累了多年的模具制造與產品量產經驗,能夠實現高精度、高壽命、高品質持續穩定量產。(1)高效率目前公司普通精密模具的平均制造周期為25天,高精密高難度模具的平均制造周期為35天;注塑成型設備規格較為齊全,鎖模力從30噸至4,000噸,可注塑單件重量從0.01克至10,000克,滿足各規格產品的生產。(2)高精度目前公司模具制造的最高精度已經達到±1μm,表面粗糙度達到Ra0.16,刀具切削加工硬度達到HRC60-HRC63,成型產品精度達到±5μm。以公司獲得精模獎的“RS3630200釘倉注塑模具”為例,該產品用于醫療手術中替代傳統羊腸線的鈦釘儲倉,制件的精度要求很高,零部件組裝緊密,注塑件允許公差±0.008mm,且不允許存在任何毛刺,為滿足該等精度要求,保證產品質量穩定,模具材料需要經過去應力處理,且模具零件加工精度需達到0.002mm,并需在恒溫車間(20±0.5)℃環境中生產。(3)高品質公司模具產品注塑使用壽命至少50萬次,目前個別產品注塑使用次數已超過500萬次且使用狀態良好。從先進產品質量檢測設備的應用到相關質量管理制度在組織層展開并細化落實,實現產品生產線的全流程實時化管控,涵蓋研發、設計、采購、制造到交付等所有環節,從而確保產品質量,打造優質的公司口碑。
三、公司面臨的風險和應對措施1、原材料價格波動風險公司生產所耗用的原材料主要為塑料顆粒,其價格主要受市場行情波動的影響,難以預測。區域沖突加速全球經濟轉向滯漲,使原材料價格大幅上漲,公司一方面將通過供應鏈整合與優化,降低生產成本,來消化原材料價格波動可能帶來的挑戰。通過采購方式的優化,降低采購成本,改進公司生產組織模式,改進工藝,降低生產成本,優化倉儲策略,降低倉儲成本。另一方面,通過提高產品設計水平,提升產品的體驗和外觀設計水準,提升產品的附加價值,從而通過提高銷售價格來對抗原料漲價的風險。2、市場競爭風險精密模具制造行業是一個充分競爭的行業,產業集中度日趨提高,行業內已形成一批規模化生產的領先企業,規模化企業之間的競爭成為行業主流。公司根據行業需根據行業發展趨勢和技術進步趨勢,調整模具制造業務服務自身生產制造為主,向下游精密零組件的研發制造業務進行拓展,提升行業競爭力的同時構筑更強的競爭壁壘,同時,對銷售渠道進行大力拓展和精細管理,從而保持公司的持續盈利能力。3、客戶相對集中風險公司客戶相對集中,前五大客戶的銷售金額占公司總銷售額比例逾66%,如果公司主要客戶的生產經營情況發生不利變化,或者主要客戶的產品結構調整導致其對公司產品的需求量減少,則可能對公司的生產經營產生不利影響,進而使公司面臨營業利潤大幅下滑的風險。公司將堅持穩健發展策略,優化主營業務結構,加強研究與研發投入,保持業務與技術的領先,持續探索新的業務突破點,創造新的更多的利潤增長點。4、貿易及外匯風險公司出口業務資金普遍采用美元結算,且隨著公司海外業務的拓展,外匯收支將更加頻繁。因此,若匯率發生較大波動或集團未能有效地控制匯率波動的風險,則可能導致公司產生匯兌損失,進而對盈利能力帶來一定負面影響。針對匯率波動的風險,本公司將密切關注國家外匯政策的變化和匯率信息,增強判斷國際匯率市場變化趨勢的能力,在原料進口時機、產品出口國家或地區的選擇及匯率保值上慎重決策、靈活應對、科學把握,盡可能規避上述由于匯率波動而產生的風險。